本计算器已于2018-07-29更新
更新修改的内容写在本文末
嗨大家好,这个计算器是我自己拿来选紫卡的时候用的,虽然操作上有点繁複,但是计算上我想应该是没有什幺问题,计算的方法以及公式都附在里面了,若有板友发现其中公式有错误,烦请告知,将会立即改善!
使用上要注意的点是,前面的几个样本不要修改到,单位要弄清楚,有百分比的地方就得加上百分比,备注提到的东西很重要,请留意。
本计算器有以下优缺点:
优点:
总伤害期望值一目了然
提供多个项目供调整数值
缺点:
计算出来的伤害为理论值
不支援不同护甲不同减伤、增伤机制等的加成计算
单位若填错,数值会差很多
蓄力型的武器无法显示有效的DPS
->伤害计算器<-
使用指南:
0. 必须得拥有 Google 帐户才可使用
1. 首先建立副本到自己的帐户里
2. 依第二页(How to use)的指示操作即可
各项目说明:
框起来的部分为,MOD装备后,显示在面板上的数值
右边 Base底下代表基础数值,请依要计算的武器填入、修改数值
黑底的部分为,计算器算完后的数值,DPS代表每秒伤害;DPA代表每次攻击的伤害,(R)代表紫卡
此区请填入MOD所增加的各式数值,Normal 代表一般MOD,Riven 代表紫卡,单位皆为百分比
此区的单位请参考内附的样本3,无作用的加成请留空白或填0
充能参数只能为1或0
异况的数值代表,敌人身上的不同状态触发数量
配MOD区请依实际配法填入,方便参照及更改实际配法
滑砍暴率的数值请填在此区的暴率
以下为所使用的公式
若操作填写中有任何失误,请善用复原热键(Ctrl + Z)来还原上一步喔!
有任何问题请留言告知,感谢各位!
2018-07-28更新
感谢板友纠错 fizz1668
基伤计算 = (总基伤 * ( 1 + 元素MOD + 额外元素加成 ) + ( 基础切割 * ( 1 + 切割MOD )) + ( 基础冲击 * ( 1 + 冲击MOD )) + ( 基础穿刺 * ( 1 + 穿刺MOD ))) * ( 1 + 基伤MOD + 额外基伤加成 )
以上算法会导致基伤计算乘以两倍,以及物理增伤得到预期外的加乘效果,已修正为如下:
基伤计算 = (总基伤 * ( 1 + 元素MOD + 额外元素加成 ) + ( 基础切割 * 切割MOD ) + ( 基础冲击 * 冲击MOD ) + ( 基础穿刺 * 穿刺MOD )) * ( 1 + 基伤MOD + 额外基伤加成 )
请各位重新建立副本或者更改以下:
以样本1 (绝路) 为例
DPA:
原本为
=((SUM(C6:C9) * ( 1 + C21 + B37 ) + ( C6 * ( 1 + C18 )) + ( C7 * ( 1 + C19 )) + ( C8 * ( 1 + C20 ))) * ( 1 + C16 + B32 )) * ...
更改为
=((SUM(C6:C9) * ( 1 + C21 + B37 ) + ( C6 * C18 ) + ( C7 * C19 ) + ( C8 * C20 )) * ( 1 + C16 + B32 )) * ...
DPA(R):
原本为
=((SUM(C6:C9) * ( 1 + B21 + C21 + B37 ) + ( C6 * ( 1 + B18 + C18 )) + ( C7 * ( 1 + B19 + C19 )) + ( C8 * ( 1 + B20 + C20 ))) * ( 1 + B16 + C16 + B32)) * ...
更改为
=((SUM(C6:C9) * ( 1 + B21 + C21 + B37 ) + ( C6 * ( B18 + C18 )) + ( C7 * ( B19 + C19 )) + ( C8 * ( B20 + C20 ))) * ( 1 + B16 + C16 + B32)) * ...
更改完后,请记得複製到其他武器的 DPA / DPA(R) 覆盖原先的算法!
2018-07-29 更新
以样本1 (绝路) 为例
1. DPA公式修正,括号错位
原本为
=((SUM(C6:C9) * ( 1 + C21 + B37 ) + ( C6 * C18 ) + ( C7 * C19 ) + ( C8 * C20 )) * ( 1 + C16 + B32 ) * ...
... * ( 1 + B38 ))
更改为
=((SUM(C6:C9) * ( 1 + C21 + B37 ) + ( C6 * C18 ) + ( C7 * C19 ) + ( C8 * C20 )) * ( 1 + C16 + B32 )) * ...
... * ( 1 + B38 )
2. DPA、DPA(R) 公式修正,连击&充能计算没有效果
公式解析的连击&充能修正为:
连击 & 充能 = IF ( 充能参数=1 , IF( 连击 <= 1 , 1 + (( 充能倍率 - 1 ) * ( 1 + 充能伤害MOD )) , 连击 + (( 充能倍率 - 1 ) * ( 1 + 充能伤害MOD ))) , 连击 )
DPA:
原本为
... * ( IF( B30 <= 1 , 1 + (( C10 - 1 ) * ( 1 + C25 )) , B30 + (( C10 - 1 ) * ( 1 + C25 )) ^ B39 ) * ...
更改为
... * ( IF( B39 = 1 , IF( B30 <= 1 , 1 + (( C10 - 1 ) * ( 1 + C25 )) , B30 + (( C10 - 1 ) * ( 1 + C25 ))) , IF( B30 <= 1 , 1 , B30 ))) * ...
DPA(R):
原本为
... * ( IF( B30 <= 1 , 1 + (( C10 - 1 ) * ( 1 + B25 + C25 )) , B30 + (( C10 - 1 ) * ( 1 + B25 + C25 )) ^ B39 ) * ...
更改为
... * ( IF( B39 = 1 , IF( B30 <= 1 , 1 + (( C10 - 1 ) * ( 1 + B25 + C25 )) , B30 + (( C10 - 1 ) * ( 1 + B25 + C25 ))) , IF( B30 <= 1 , 1 , B30))) * ...
3. 新功能:DPA(R) 五属比较 (基多元素双暴)
选什幺数值数值更好?一目了然!